找不到和您的查詢 相符的內容。 建議:請換用另外的查詢字詞。
首頁 > 財稅理論
落實稅收法定原則 規范稅收優惠政策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落實稅收法定原則,規范稅收優惠政策,完善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支持機制”。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規范稅收優惠政策”。
PPI如何影響稅收收入
6月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5月份經濟數據,其中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環比下降0.4%,降幅與上月相同,同比下降3.3%,降幅比上月擴大0.6個百分點。
進一步健全稅收法治保障民營經濟發展
稅法的制定、實施與民營經濟發展的關系極為密切,民營經濟促進法提出的“依法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發展”應當成為稅收法治建設的重要目標之一。
財稅專家談:強化政策組合加快推動內外貿一體化
今年是內外貿一體化試點的“收官之年”。這意味著2023年以來,商務部等14個部門在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湖南、廣東、重慶、新疆9個地區試點的經驗做法,將在全國推廣
加快建立服務高質量發展的財稅體制
中國式現代化已經進入由物的現代化到人的現代化的新階段,經濟增長也由過去以投資和外需為主要驅動轉變為由消費(特別是國內消費)和創新為主要驅動。在這樣的轉型背景下,現行財稅體制改革面臨新挑戰、新要求。
基于財政資源統籌視角優化稅制
《關于〈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的說明》提出,“強化系統集成,加強對改革整體謀劃、系統布局,使各方面改革相互配合、協同高效”,這是對新時代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個基本要 ...
從地方政府行為變化看財政重構的制度邏輯
從40多年改革開放歷程來看,地方政府是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政府與市場關系的調整、政府間關系的調整貫穿改革全過程,財政體制的演進正是這些關系調整的重要體現。
努力實現民營經濟促進法與稅法的協同共進
稅法通過明確經營主體的稅收權利與義務,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稅收營商環境,與民營經濟促進法理念相契、制度相協,形成“法治固本—政策增效”的協同范式。
用法治之力,激發民營經濟發展內生動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自5月20日起施行。民營企業對市場機遇有著天然的敏銳感知,且自身有著強烈的發展訴求。當這種內在特質與外部環境的變革、激勵同頻共振時,便會在企業內部催生一種強大力量。
加強財稅政策協同 大力提振消費
今年“五一”假期,全國消費市場繁榮活躍。據商務部商務大數據監測,假期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6.3%,以舊換新備受歡迎,服務消費持續升溫,餐飲文旅市場紅火。
相關鏈接
征稿啟事 | 關于我們 | 合作事宜 | 網絡報 | 郵箱
中國稅務報社主辦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國務院新聞辦批復 京ICP備 10047476號-4 京ICP證040070號 備案: 京公網安備11010602103708號
客戶服務電話:010-61930138 傳真:010-61930189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1930187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廣安路9號國投財富廣場1號樓7-8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