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保剛
夏日來臨,我向田野走去。
這是雨熱最慷慨的時節,江漢平原在腳下無盡鋪展,直抵天邊。此時,陽光熾熱,土地肥沃,萬物蓬勃生長。
這也是最喧鬧的季節,自然界的天籟之聲,在長風沛雨中回蕩。
此時,布谷鳥扇動著強健的羽翅,將“布谷—布谷”空靈明快的音符,節奏平穩地灑向夏日的田野。布谷聲像是在催收、催種,讓人身心充滿安穩與平靜的力量——那是麥子饋贈的力量。入夏的麥子在布谷清澈的催促聲中,拔節、孕穗、灌漿,鋪陳出滿目閃耀的金黃。
而哀婉與憂郁是噪鵑的底色,如同未解的丁香結。水潤的眸子透著孤高,投來冷傲的一瞥,磁石般攫住人的視線。明艷的容顏下,一聲漸強的“啊、哦——”凄清鳴囀,如同寂寞的藍調,蘊含著隱微、難以言明的愁思與無奈。透著絲絲蕭肅之美,悠遠悱惻。
斑鳩是勢力強大的族群,它們有著極強的生命力。在秸稈蓁莽上,在樹枝灌叢里,時有幼鳥破殼而出。從春到冬,都能聽到斑鳩“咕咕咕——咕”的悅耳聲,它們仿若吟游詩人,將素樸鳴唱,遞送至夏日的每一個角落:田野、林間、河灘、葦蕩……
家燕永遠是羞澀地呢喃,清泉般淺唱,輕輕低回,飽含愛與溫暖。燕子是戀家的,年年跨越千山萬水,也要重回故地。“舊入故園嘗識主,如今社日遠看人。”
想起年幼時,家中房梁也有燕巢,檐下燕子輕盈振翅,歡快自信,迅捷飛進飛出。雛燕擠在巢沿引頸翹首,啁啾清麗,遙盼雙親喂食。后院,當夕陽投下琥珀色光線,燕子呼朋引伴,翩然掠過豆角、黃瓜、絲瓜伸向空中的藤蔓。晚風習習,葉子片片轉身,托起黃昏,托起蘆笛的憂傷。那時父母一如忙碌的燕子,終日穿梭于青綠田壟,暮色里,炊煙如旗幟升起飄揚,呼喚遲歸之人……
蟬鳴則是盛夏之音,陣陣蟬鳴聲中,藏著隱秘者的倔強——蟄伏于地下數年的蟬,破土而出,于濃蔭深處縱情高歌,一鳴驚人。烈日當空,一只蟬足以喚醒一座村莊的沉寂。而無數只蟬的“知了——知了——”洪亮吶喊,匯聚成磅礴聲浪,奏響了盛夏的樂章。
隨著一聲緊似一聲的歌唱,蟬鳴將漫長日子激蕩得嘹亮而悠遠。當風的低語穿過沙沙細響的樹葉,夜的腳步臨近時,蟬鳴潮汐般翻越籬墻,溢滿院落。夜晚是青蛙最好的歡歌時刻,稻浪起伏,夜色沉穩,人們躡足潛行,踩滅蛙聲。素月分輝,露水靜靜生長,村莊沉入夢鄉。
前幾日端午節我回到老家,在田野中站定,轉身,屏息,凝神聆聽這些獨屬于夏日的音符,那些稚拙的身影、青澀的時光,還有那些熟悉卻又遠去的田園生活影像一股腦地襲來,讓我再次感受到萬物的秩序、生命的純粹,內心也愈加寧靜、澄澈、淡然。
(作者單位:國家稅務總局武漢市東西湖區稅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