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葉生成 通訊員 謝文婷 劉丹
國家稅務總局福建省稅務局與福建省醫療保障局從2024年8月開始,聚焦口腔醫療行業稅收監管難題,在三明市、南平市兩地開展專項治理試點,取得積極成效。目前,試點工作已在全省推開。數據顯示,試點工作開展以來,福建(不含廈門)共排查出口腔醫療行業未辦稅戶226戶,查補稅款1.2億元,已入庫稅款1.1億元。
去年以來,福建省、市、縣三級稅務機關走訪醫保部門,召開聯席會議,共同簽署《深化協同共治助推高質量發展合作備忘錄》,建立“數據共享—風險共防—案件共查”協作機制。
依托合作備忘錄,福建省稅務部門創新“數據穿透式核查”機制,通過醫保支付與稅收申報數據交叉比對,重點核查收入臺賬、開票合規性、資金流水一致性、免稅備案4類收入真實性等問題。同時,稅務部門聯合醫保部門開展口腔、醫美、營利性非公立醫療機構等行業合規經營聯合監管試點,研判分析經營主體業務信息、結算信息、醫療收費項目、醫保基金使用等數據,對內外部相關數據進行交叉驗證,輔導納稅人自行補繳稅款。
在三明試點中,沙縣區稅務局通過數據比對,發現轄區內某口腔醫療機構存在少報銷售收入風險。稅務部門通過約談警示、實地核查、納稅評估等手段,輔導機構自查整改,征收稅款及滯納金8.77萬元。該機構負責人表示:“稅務部門的風險提醒很及時,讓我們及時補上稅務風險‘漏洞’,避免了后續更大的經營風險。”
福建省稅務部門還依托醫保結算信息與消費比例數據,推算機構實際經營收入,精準比對增值稅申報銷售額、營業收入等數據,篩選出未辦稅、少計收入等5類風險疑點,設計6個涉稅風險識別模型,重點對命中3個以上疑點或醫保年銷售收入超500萬元的企業開展核實,建立起常態化監管機制。
在南平試點中,當地稅務部門以社保繳費數據為切入點,以醫保結算信息為突破口,通過整合多維度數據鎖定銀行流水證據,按風險等級實施分級分類管理。
針對行業“患者少索票、收入難掌握”的共性問題,福建省稅務部門聯合醫保部門編制《口腔醫療行業稅收規范指引》《口腔醫療行業稅費政策匯編》,對不同風險等級納稅人實施差異化管理,建立提醒輔導全覆蓋、約談警示為主體、強制執行保遵從的工作格局。目前,全省累計篩查1.6萬戶納稅人信息,并督促疑點企業完成自查整改。同時,稅務部門通過比對矯正器、烤瓷牙等耗材進項數據與醫保報銷品目明細,排查出個別機構將非醫保支付范圍費用納入基金結算的情況,為打擊騙保行為提供了有力支撐。
與此同時,南平市稅務部門針對個體診所集中的特點,推出“線上咨詢+線下輔導”服務,幫助個體工商戶規范發票開具與申報流程。三明市稅務部門整合稅務、醫保窗口資源,設立“醫社保征辦一件事工作專區”,推行“線上受理+線下代辦”的問辦一體模式,同時結合辦稅服務廳轉型升級,將6項醫保業務事項列入首批簡事快辦清單。整理編制相關醫療行業稅收規范指引和稅費政策匯編,進一步幫助行業提升合規經營能力。
福建省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福建省稅務局和福建省醫療保障局將以三明、南平試點為基礎,擴大稅醫協同覆蓋面,探索建立跨部門聯合監管長效機制,通過數據共享深化風險防控,以部門協同共治推動醫療行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