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霞 王赟超 嚴佳穎
夏日午后,走進南京市鼓樓區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郁郁蔥蔥的參天古樹沿路排列,陽光透過樹葉灑在地上,形成斑駁樹影。梧桐樹下,薔薇花旁,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拍照留念,記錄美好時光。
作為全國首批城市更新試點城市,南京市深入推進城市更新行動,通過樣板引路,不斷打造宜居、韌性、智慧的高品質城市。國家稅務總局南京市稅務局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通過“一張圖一指引一次辦”為相關主體提供精準稅費服務,助力城市更新提速增效。
“一張圖”:多部門共享城市更新進程
近日,江蘇省首批、南京市首個城市更新安全消防改造試點項目——秦淮區石榴新村項目A地塊6幢新建住宅正式交房。項目推進過程中,稅務部門靠前服務,為小區居民辦理了92戶118套房產的契稅抵免,助力提升項目推進速度。
“在項目啟動之初,我們及時掌握石榴新村項目規劃情況,與秦淮區政府及時溝通,并與發改、規劃資源、城鄉建設等城市更新職能部門一起,就該項目所涉居民享受契稅相關優惠開展研討,研究項目更新中涉稅業務的辦理材料和流程,做細稅費政策落實方案。”南京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城市更新項目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南京市稅務部門深度融入城市更新項目建設,會同城市更新職能部門建立常態化協作機制,繪制全市城市更新項目點位圖,實時掌握項目立項、規劃、實施進度等信息,推動稅費政策有序落地。
據了解,南京市稅務局根據繪制的城市更新項目點位圖,梳理匯集辦證流程、手續環節、材料清單等內容,并形成項目實時進度一覽表,供包括稅務在內的相關職能部門共享,打破部門壁壘、實現協同聯動,從而推動各項服務前移,提高城市更新涉稅事項辦理效率。
在南京市鼓樓區城市更新項目實施單位座談會上,鼓樓區稅務部門與區建設局、街道辦事處、城市更新項目實施單位面對面交流。“稅務部門與城鄉建設部門聯合對我們進行指導幫助,提示提醒項目工程類事項和涉稅類事項風險點,讓項目建設更加合規。”參與座談的某建設集團負責人說。
“一指引”:為新業態企業清除稅務“盲區”
面對城市更新項目中復雜的土地變性、權屬變更、項目重建等涉稅情況,南京市稅務部門編制《南京市城市更新稅費政策指引》,涵蓋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契稅、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多個稅種,適用于安置補償、老舊小區改造、歷史建筑保護活化、工業遺存改造利用等不同類型的更新項目。
建鄴區南湖東路的“南湖記憶”是城市更新改造三期項目,其中裝飾別具一格、頗受年輕人喜歡的南湖咖啡廳是三期項目之一。“我們融合了文創零售、公益服務、餐飲經營,不同業務適用稅收政策差異大,易引發混合銷售稅務風險。”南湖咖啡廳經營企業南京響堂堂營銷管理有限公司建鄴分公司財務負責人李紅說,商業模式的多元與創新,使企業面臨的稅收問題變得更復雜,需要稅務部門的有效指導。
得知企業有需求,南京市建鄴區稅務局立即指派專人對接。經過調查,在“南湖記憶”城市更新改造項目中,有30余家像南湖咖啡廳這樣的新消費業態企業。建鄴區稅務局依據《南京市城市更新稅費政策指引》,集中開展新消費業態企業稅費政策輔導,重點講解發票管理、納稅申報、所得類型認定等內容,幫助企業建立起清晰明確的稅收管理體系。
“《政策指引》不僅幫我們理清了開票邏輯,還輔導我們怎么申報、怎么做好臺賬管理,讓我們經營少了后顧之憂。”李紅表示,在稅務干部的幫助下,南湖咖啡廳項目在稅務管理中實現了從“跟著感覺走”到“按規矩辦事”的轉變。
“一次辦”:實現一窗受理、一次辦理
在助力城市更新過程中,南京稅務部門積極參與“城市更新一件事”集成改革,將契稅繳納、土地增值稅預征清算輔導、發票增量業務等涉稅事項嵌入服務鏈條,實現一窗受理、一次辦理。
南京市稅務部門通過設立“城市更新涉稅服務專窗”,打破常規窗口限制,實行“專人、專崗、專線”運作。一方面,提供全鏈條精細輔導,辦理過程中,提供材料清單一次性告知、申請表單預先審核等精細化服務。另一方面,建立項目綠色通道,對城市更新項目涉及的各項稅費業務實行優先受理、快速流轉、限時辦結,確保項目涉稅環節不卡殼、不延誤。
“專窗運行首月辦結城市更新項目涉稅相關事項超過100件,平均辦理時長大幅壓縮。”南京市稅務局第二稅務分局干部李一林介紹,針對城市更新項目退稅規模集中等特點引發的退稅難題,該局在房產交易分中心開設了“城市更新退稅專場”,專項接收和處理城市更新類退稅申請,集中審核,批量處理,審核效率成倍提高。
“原本以為辦證退稅手續復雜、周期長,沒想到稅務部門考慮這么周到,專窗專人指引,材料一次告知,退稅很快就到賬了!”石榴新村業主董先生在專窗辦結業務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