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燕爍爍 通訊員 張輝 李文靜
“看這組資金流水數據,虛開發票的蛛絲馬跡就藏在看似正常的交易里。”前不久,在安徽宿州學院的一堂會計學專業課堂上,國家稅務總局宿州市稅務局稽查干部張健維用投影儀還原了一起虛開騙稅案件中電子底賬的穿透式分析過程,以典型案例傳遞合規經營的重要性。
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矩。近年來,安徽省稅務部門加強與高校的溝通協作,通過課程設置、案例教學、情景模擬、提供實踐基地等方式,將合規經營理念植入高校課堂,引導大學生養成以合規為底線的職業操守。
課程在教學中處于核心地位,是實現教育目標的主要途徑和重要依據。安徽省稅務局與安徽大學共同搭建“稅務合規宣講中心”,聚焦高質量發展,在推進稅收法定、促進依法誠信納稅、構建統一稅收執法體系等方面,設置專題課程,供大學生們選修。
安徽大學碩士生夏楠楠選修了宣講中心課程后表示:“通過學習,我認識到,在長三角一體化推進過程中,要保持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合規是重要基礎。”
在蚌埠市稅務部門的支持下,安徽財經大學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在《稅法》等課程的教學輔助資料中,新增了多個關于虛開增值稅發票、騙取出口退稅等典型違法行為的案例剖析,通過分析行為成因、識別風險信號、尋找風險應對路徑等,幫助學生在學習中深化“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理念。
“現在的財稅課程不僅講‘算賬’,更重‘講法’‘講責’。”安徽財經大學財政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劉運青表示,“對大學生而言,專業技能培養很重要,職業道德和責任意識的教育引導也不可忽視。”
安徽師范大學近年來依托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在《企業內部控制》《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等課程中嵌入稅收監管有關內容,幫助大學生了解“數據穿透—風險識別—合規應對”等稅收實踐,強化合規經營思維。同時,在課程改革實踐中,稅校合作打造“稅法合規實訓工坊”,讓大學生通過模擬企業稅務自查、參與虛開發票案例還原等“沉浸式”訓練,直觀理解“合規紅線”的邊界。
在與高校的合作中,安徽省稅務部門主動將一線執法案例轉化為課堂中的“活教材”,常態化開展“案例警示+邏輯解構”教學,讓抽象的法律條文轉化為可感知、可運用的實踐指引。宿州學院、黃山學院等高校引入模擬稅務稽查、稅務爭議解決等情境教學,讓學生在角色扮演中體會合規管理的價值與違法操作的代價。
宿州學院2024級會計學專業學生王超典說:“老師帶我們逐條分析案例中企業踩了哪些紅線,以及風險點如何被大數據鎖定等,這遠比泛泛講條文更讓人印象深刻。通過學習稅務執法案例,我們直觀地理解了‘合規不是束縛,而是企業的生命線’的道理。”
為進一步幫助大學生樹牢合規經營理念,安徽省稅務部門積極推動稅務、高校與企業“三方聯動”,為大學生們搭建多樣化的稅收實踐平臺,讓大學生們在真實的稅收業務中“沉浸式”感受合規經營、誠信納稅的重要性,從實際操作中提升合規經營的能力水平。
蕪湖市稅務局、安徽師范大學與奇瑞集團合作推出“企業稅務內控優化”項目,組織財稅專業大學生通過參與真實的關聯交易定價合規性審查,體會合規經營對企業信用評級、融資成本的實質影響。
宿州市稅務局、宿州學院與京東集團、順豐快遞等企業共建稅務實踐基地,供大學生開展實習活動。大學生們在財務會計管理實訓室里,可以直接接觸真實企業的發票審核、納稅申報流程等,甚至參與部分業務的風險篩查。“上個月我們剛協助一家物流企業發現運輸發票備注欄填寫不規范的問題。這在課本里學不到,讓我們很有成就感。”宿州學院一名參加實訓的學生說。
黃山市稅務局與黃山學院攜手打造“稅收普法教育暨培訓實踐”和“稅收宣傳融媒體創作”雙基地,常態化開展“稅務體驗師”“稅校企互動座談”“創業就業指導”系列活動,并圍繞“誠信為本 合規經營”主題共同創作普法短視頻,以故事為媒,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就業創業過程中的常見稅收風險。
“將合規經營理念融入大學教育,特別是財稅專業教育,其意義遠超技能傳授層面。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的建設者,不少人畢業后將走上創業之路,成為眾多經營主體中的一員。在大學教育期間幫助大學生樹立合規經營理念,就是在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安徽師范大學發展規劃處處長、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張廷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