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鯤翼 通訊員 善超 茵茵 雙蘭
隨著共建“一帶一路”深入推進,國際貿易迎來新的發展契機。廣西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以及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近日,記者走訪了廣西多家“走出去”企業,探尋他們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經貿往來中的誠信經營之道。
產品“出海”,納稅信用得過關
良好的納稅信用有助于出口貿易企業在海外成功“搶單”。作為“一帶一路”“走出去”企業,廣西三諾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從事模具設計制造、注塑成型、電子裝配等業務,產品銷往歐洲、東南亞等地區。自2016年以來,該公司連續9年被評為納稅信用A級納稅人。
在涉稅風險防控方面,廣西三諾建立了規范的財務和內控制度,搭建了風險防范體系,由公司財務風控小組密切關注國內外稅收政策動態,內部審計部門定期排查涉稅風險疑點,從源頭筑牢風險“防護網”。“我們非常重視納稅信用管理,公司財務人員也都接受了專項培訓。”廣西三諾財務負責人孫新介紹,公司一直堅持內部培訓和外部審計兩手抓,提高財務人員專業素養,為合規經營提供人才保障。
據了解,該公司近年來在中越“兩國雙園”加快布局,遇到在產業轉移、股權轉讓、出口退稅等方面把握不準的問題,公司財務人員會及時咨詢當地稅務部門。北海、崇左兩地稅務部門則根據企業實際經營和主要出口貿易國家的稅制情況,從稅收政策、風險規避等方面提供前置性政策輔導和風險提示,幫助企業吃透政策,解決跨境業務中的涉稅難點問題。
產業“出海”,財務管理體系要完備
廣西首家千億民營企業,多年蟬聯廣西民營企業100強、廣西民營企業制造業100強榜首的廣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深耕鋼鐵制造領域,多年來逐步發展為千萬噸級鋼鐵聯合企業,業務涵蓋螺紋鋼、熱軋卷板等多品類鋼材的研發與生產。
該公司憑借良好的納稅信用,在“一帶一路”上穩步前行。公司財務負責人李曉暉向記者介紹了公司的財務管理體系。在全周期管控方面,公司通過建立覆蓋采購、生產、銷售、納稅的全流程臺賬,詳細記錄各環節涉稅數據,明確每個時間節點的稅務申報要求、責任部門與對接人,確保納稅申報零延誤。同時,公司采用數據穿透式管理,在總財務預算框架下,將研發投入、跨境業務成本等費用逐項拆解,為跨境稅務申報提供翔實數據。
“憑借規范的財務管理體系,我們自2015年起連續10年獲評A級納稅人。”李曉暉介紹,目前公司已經獲得新加坡、英國、澳大利亞、韓國、泰國和日本等10個國家的ISO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產品認證,產品面向全球銷售。
為幫助企業在產業“出海”中防范涉稅風險,國家稅務總局防城港市港口區稅務局組建團隊,運用稅收大數據分析,協助企業梳理業務鏈條,排查潛在風險點。“我們根據企業在馬來西亞項目建設中的實際需求,幫助企業準確歸集研發費用相關材料,規范跨區域涉稅業務處理流程,降低涉稅風險。”防城港市港口區稅務局“大企業服務團隊”負責人張玲銅介紹。
技術“出海”,跨境稅務處理要合規
在西非,廣西的食糖技法和產業鏈正加快布局。中國輕工業南寧設計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工程咨詢、項目管理、建設監理、總承包業務的科技型企業。憑借連續6年獲評A級納稅人,企業在今年第一季度成功攬獲加納BUI糖業有限公司日處理1500噸甘蔗糖廠項目。
“這個項目位于加納共和國,設計內容為日處理1500噸甘蔗糖廠,產品為中國國家標準一級白砂糖,不僅填補了當地現代化制糖產業空白,更為公司后續拓展西非食糖產業鏈、深化區域產業布局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與標桿示范。”南寧設計財務負責人陳素春說。
制糖工藝和技術服務輸出,同樣面臨跨境稅務處理、技術轉讓服務、研發費用歸集等管理事項。南寧設計打造了“全周期稅務管控機制、財稅數據深度融合、動態風險精準防控”的稅務合規體系,以構建購產銷環節和納稅申報全流程合規體系為主,通過標準化涉稅臺賬管理,明確各環節責任主體和申報節點,實現跨境稅務處理流程化、節點化管控。
陳素春表示,合規經營是企業抵御“出海”風浪的一塊“壓艙石”,也是獲得國際客戶信任、提高競爭優勢的“金鑰匙”。加納項目的成功實踐讓企業更加體會到,嚴守稅務合規底線,才能在“走出去”過程中行穩致遠。
編輯:楊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