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穎
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將原定于7月9日恢復實施的高額“對等關稅”政策推遲至8月1日實施。然而,這一“喘息期”并未換來安寧。特朗普同時向包括日本、韓國等盟友在內的十余個國家發出強硬警告:若未能如期達成貿易協議,這些國家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將被征收稅率為25%—40%不等的關稅。7月15日,特朗普再次指責日本市場依然封閉、拒絕開放。美國上述做法引發了全球市場震蕩及其主要貿易伙伴的強烈反對,貿易陰云再次籠罩全球經濟。
近日,美國洛杉磯民眾在洛杉磯港抗議特朗普關稅政策。
政策推遲 稅率調整
今年4月2日,特朗普宣布開征所謂“對等關稅”。當時,他宣布對美國所有進口商品征收稅率為10%的“基準”關稅,并對來自約60個國家的商品征收更高的關稅。該聲明曾一度導致股市和債券市場陷入動蕩。4月9日,美國在多方壓力下宣布暫緩對部分貿易對象征收高額“對等關稅”90天,而此次政策延期似乎和90天前的情境如出一轍。為敦促各國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特朗普不得不再次延長談判“窗口期”。
在政策推遲執行的行政命令下達后,白宮新聞秘書卡洛琳·萊維特在新聞發布會上否認了“此舉將削弱特朗普威脅效力”的傳言,并表示此次推遲是因為總統在達成協議方面取得了進展。她說:“來自世界各國領導人的電話源源不斷,他們都表示希望能盡快與美國達成協議?!泵绹斦坎块L斯科特·貝森特稱:“許多談判方已經轉變態度,我收到了大量新提案?!?/p>
然而,牛津經濟研究院經濟學家亞當·艾哈邁德·薩姆丁稱推遲在意料之中,他表示:“此類協議通常需數年才能敲定,遠不是幾個月能完成的?!彼诮邮苡襟w采訪時舉例說,盡管越南與美國達成協議,但該協議實質上是加速談判的“寬泛框架”,缺乏細節,根本不是完整的貿易協議。
在發布政策推遲執行決定后,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公布了發給各國領導人的信函,詳細說明了各國商品將面臨的最新關稅稅率。日本和韓國作為首批收到信函的國家,均將被征收25%的關稅。特朗普在信中措辭強硬,向日本首相石破茂和韓國總統李在明發出了幾乎相同的警告:“我們已經決定與你們共同前進,但前提是貿易必須更平衡、更公平。”他在信中強調:“請理解,25%的稅率遠低于消除我國與貴國貿易逆差所需的水平?!背枕n以外,緬甸和老撾面臨最高40%的關稅,泰國和柬埔寨將被征收36%的關稅,塞爾維亞和孟加拉國將被征收35%的關稅,印度尼西亞將被征收32%的關稅,南非將被征收30%的關稅,馬來西亞和突尼斯面臨25%的關稅,歐盟和墨西哥將被征收30%的關稅。特朗普聲稱將“根據雙邊關系上下調整”這些稅率,并“鼓勵”企業赴美生產以規避關稅負擔。
盟友“圈子”產生裂痕
作為特朗普施壓信件的首批收信人,日韓兩國的態度截然不同,似乎映射了美國盟友“圈子”的分裂。
日韓兩國的產業發展都高度依賴美國市場。2024年,美國從韓國、日本分別進口150萬輛、140萬輛汽車,兩國分列美國第二、第三大汽車進口國。總部位于倫敦的獨立經濟研究公司凱投宏觀的數據顯示,日韓對美出口的約半數商品(包括汽車、電子、鋼鐵、制藥等關鍵行業的產品)已受特朗普現行或預期關稅計劃覆蓋。
日本首相石破茂7月8日表示,對美方進一步增稅感到遺憾,稱目前雙方尚未達成協議是因為日本沒有輕易讓步。隨后,石破茂再度發布聲明:“日本國內將團結一致守護國家利益,絕對不會犧牲本國的發展?!眻陶h自民黨政調會會長小野寺五典更是公開抨擊特朗普“品行惡劣”,指責美方“苛待日本”。7月15日,日本回應美國指責稱,將繼續展開談判,同時維護國家利益。分析人士稱,石破茂政府當前陷入兩難境地:讓步將導致政治經濟雙輸,強硬則會招致升級報復。事實上,作為美國的重要盟友,日本歷來傾向于在貿易問題上追隨美國立場,以換取美國在安全領域的保護。因此,不排除日本最終妥協、讓渡部分利益換取美國降低關稅的可能。但無論談判結果如何,日美之間的裂痕正不斷加深。
與之相反,韓國試圖采取更為靈活的策略,其政府宣布將利用政策推遲執行的窗口加強與美磋商。韓國政府在7月8日的聲明中強調,計劃利用此次機會推動國內經濟體系與法規的結構性改革,以應對美方關切的貿易逆差問題。這進一步表明,為規避“對等關稅”,韓國政府已準備好作出實質性讓步。然而,可以預計的是,即便韓國最終與美國達成協議,其所遭受的損失也將相當可觀。實際上,根據早在第一屆特朗普政府時達成的美韓自由貿易協定,韓國從美國進口的幾乎所有商品關稅都是零。今年5月,韓國央行已經將2025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速預期從1.5%下調至0.8%。美國全國對外貿易委員會主席杰克·科爾文指出:“像韓國這樣的國家,較印度、越南等高關稅國更缺乏談判籌碼。”
全球經濟或將受到連鎖震蕩
美國的關稅威脅與政策反復,已對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產生負面影響。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推遲執行的當天,標普500指數收盤下跌0.8%,道瓊斯指數下跌1.1%,納斯達克指數下跌0.9%;紐約證交所下跌股數量超過上漲股3倍。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繼續給美國經濟帶來沖擊,美國5月的進出口均出現萎縮,貿易逆差進一步擴大。
盡管面臨壓力,美國政府仍宣稱取得了一些進展。除了此前與英國、越南達成的初步協議,美國政府官員透露近期還將與包括印度在內的多個國家達成特定類型的貿易協議。美方稱,迄今同意貿易安排(哪怕是初步意向)的國家,其最終適用稅率均低于特朗普4月所要求的水平,但無一低于10%的“基準”稅率。
不過,有印度官員表示,盡管同美國的貿易談判已進入最后階段,但新的“對等關稅”時間表意味著談判內容有了更多回旋余地,這對印度來說意義重大,不過雙方仍不太可能在原定時間達成一致。
馬來西亞和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在此前的對美貿易談判中提出購買更多美國商品以示“善意”,然而,美國發來的增稅信函令這些國家感到“沮喪且難以置信”。泰國外交部前部長皮羅米亞稱:“我們不應該為特朗普反復無常的行為感到遺憾,現在是我們增強自身實力的時候了?!?/p>
在歐盟方面,美國宣布的30%關稅,被歐盟認為是“給談判的一記耳光”。歐盟表示,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自身利益,并準備對720億歐元的美國商品征收反制關稅。墨西哥則表示不會在國家主權問題上作任何讓步。
還有媒體稱,結合美國財長貝森特近期言論,當前“對等關稅”的推遲執行,或仍是特朗普在關稅談判中對貿易伙伴的施壓手段,8月1日的新截止日期也存在再度延期的可能。緊張的談判與市場波動可能仍將持續。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高級顧問威廉·賴因施說:“特朗普以為所有讓步都應該由對手作出,只要祭出‘關稅大棒’就能使其他國家就范,但迄今沒有與任何國家達成一項比框架協議更具體的全面貿易協議,只能延續‘威脅套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