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衛興 通訊員 謝立棚
國家稅務總局鄖西縣稅務局35名青年干部近期通過3個多月系統性會計實訓,促進能力提升。一本憑證手冊、20輪沙盤推演、42萬元稅款追繳成果,記錄著這場百日攻堅提升治稅能力的成果。
107張憑證磨出“真功夫”
2024年的一次業務測試,讓鄖西縣稅務局黨委發現:部分35歲以下青年干部,在企業財務報表勾稽關系分析、財稅差異調整等方面存在知識和能力欠缺,與工作需要不適應。面對這一問題,鄖西縣稅務局黨委決定,開展面向青年干部的會計實訓。
該局抽調4名業務骨干作為導師,帶領35名青年干部,歷時3個多月,深入全縣32家企業,收集銀行回單、采購合同等107張真實憑證,編寫財務憑證手冊。該手冊采用“三步教學法”:一審單據、二辨科目、三核金額,將晦澀的會計準則轉化為直觀的操作指南。
35名青年干部在導師的帶領下,利用碎片化時間,對照107張真實憑證——從沾著機油味的入庫單到字跡模糊的運輸合同,從復雜的銀行流水到五花八門的費用報銷單,一遍遍模擬、推演,完成了從原始憑證識別、會計分錄編制到最終納稅申報表生成的全流程操作。
沙盤推演煉就“火眼金睛”
在沙盤推演中,青年干部吳奇第一次接觸到真實的2.3萬條發票數據?!敖涍^20輪沙盤推演,在導師手把手教學下,我可以抓取關鍵字段,建立分析模型。”每周兩次的案例復盤會上,吳奇在導師指導下,拆解建材企業“購進鋼材卻開具電子產品發票”的異常數據鏈等,逐步掌握了“發票流+資金流+貨物流”三維分析方法。
在一場風控業務培訓現場,大屏幕上跳動著風控系統模擬的全縣企業進銷項數據。臺下的吳奇緊盯某虛擬商貿企業數據判斷:“電費增長20%,銷售額卻下降5%,能耗與產值明顯不匹配?!边@是導師團設計的典型風險場景。通過反復推演,他學會了如何關聯電力部門實時能耗數據,構建“產值—電耗偏離度模型”。
這項技能很快在實戰中派上用場。一次在面對真實企業數據時,吳奇和其他青年干部發現某建材企業電表讀數與申報產量嚴重不符。通過沙盤推演出資金流程圖并寫出會計分錄,他們迅速鎖定虛開發票鏈條,追繳稅款42萬元。
治理升級聚焦“治未病”
在辦稅服務廳“會計咨詢專窗”前,某合作社會計老周拿著剛修訂的報表說:“稅務干部不僅幫我們發現了成本分攤錯誤,還教我怎么看現金流量表?!?/p>
這種變化源自青年干部實訓后的角色延伸——從單純的“稅收管理者”轉向“財稅服務者”。青年干部財會能力的提升,促進了縣局的治理升級:參訓學員組建6支稅收專業化團隊,實行“下沉一線工作法”,針對新辦企業開展“建賬輔導季”活動,今年前5個月累計幫助87戶企業規范賬務處理;通過分析43戶農產品企業購銷合同和生產信息,構建“收購發票動態監測模型”,將農產品加工行業的發票信息和農戶登記信息相關聯,把風險防范前置。在某香菇合作社申報季前,陳淼所在團隊發現其收購發票開具數量與簽約菇農數量存在30%的缺口,及時輔導企業補錄27戶菇農信息,助力企業合規經營。
“收獲不只是追回稅款,更重要的是重塑征納關系。”鄖西縣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吳志華說。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全縣有稅申報率提高8.57個百分點,風險企業數顯著下降。而更深遠的變化藏在細節里——越來越多的企業重視合規經營,主動要求稅務“體檢”。
眼下,鄖西縣稅務局正把“會計實訓+”模式向零售、物流行業復制,從一本憑證手冊開始的征管能力提升的探索,正在秦巴山區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