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思 黃睿智 記者周寧
硒米飄香、硒泉潺潺、硒茶沁心……“富硒”,正在成為撬動江西產業振興的強勁引擎。江西省富硒土壤資源優勢明顯,已探明富硒土壤面積4200多萬畝,覆蓋全省11個設區市、90個縣(區),構筑起贛西、贛南與環鄱陽湖三大硒資源核心富集區,為產業發展鋪就了天然沃土。
江西稅務部門聚焦富硒產業企業的發展需求,以政策宣傳、預警提醒、問需解難為抓手,積極引導企業合規經營,提升防范化解風險能力,助力富硒產業高質量發展。
江西南方食養科技有限公司是豐城市一家專注于中老年健康食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他們依托“中國生態硒谷”資源優勢,研發出富硒五谷植物奶,暢銷江浙滬等地。該公司董事長吳新高介紹,為突破工業植物硒元素的提取技術,他們加大研發投入,與南昌大學食品學院等高校開展合作,但時常在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如何適用、成本如何歸集方面遇到難題。國家稅務總局豐城市稅務局精準鎖定企業需求,派出業務骨干開展上門輔導,為企業詳細講解研發費用的歸集范圍、輔助賬設置等重點內容,并提示相關涉稅風險,幫助企業提升政策運用和風險防范能力。2024年,該公司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300萬元。
“目前,公司富硒五谷植物奶已實現每月銷售收入500萬元,還帶動了當地富硒農業產業鏈的延伸。”吳新高對未來發展信心滿滿。
贛州市尋烏縣土壤硒含量高達3.62mg/kg(遠超國家標準0.4mg/kg),尋烏縣泰盛農林發展有限公司依托種植技術優勢,將藍莓基地里小小果實變成名副其實的“致富果”。據該公司負責人嚴來暉介紹,良好的納稅信用是企業的“金字招牌”。
原來,泰盛農林在與佳沃集團有限公司洽談合作中,發現對方十分注重企業的納稅信用等級。不巧的是,泰盛農林上一年度納稅信用扣了分。了解情況后,尋烏縣稅務局組建“稅企服務團隊”,協助企業梳理納稅信用分析臺賬,完成信用修復,最終促成雙方合作成功。
在贛州市會昌縣小密硒谷,會昌金蛋擔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財務人員因不熟悉電子發票開具業務,出現風險預警。會昌縣稅務局為其量身定制服務方案,梳理出10余項風險清單,通過“線上精準推送+線下精準輔導”,幫助企業掌握辦稅操作實務。“產品品質是敲門磚,誠信合規經營是通行證。”該公司創始人王瓊芳看著富硒產品認證證書說,目前,該公司年銷售額突破千萬元,帶動區域品牌溢價提升30%。
據了解,江西稅務部門將在政策落實和引導企業合規經營方面持續發力,幫助企業防風險、解難題,為江西富硒產業賦能增效。